從中文輸入法開始的網路之旅1

放假了,我也開始閒了,在巴哈姆特上CHAT常常會覺得打字用注音特別慢,而且總覺得指形有些彆扭。於是我開始了尋找好用的輸入法之旅。

首先想到的就是倉頡,這款處處都有的輸入法。朱邦復先生早年剪字典研究輸入法的辛苦時有可聞,而他在「宇宙浪子」講述他研究的「漢字基因」對於未來世界的發展也讓我十分嚮往。倉頡是漢字基因研究的第一個成品,這麼神奇的輸入法我怎能放過呢?於是我翻開了GOOGLE討論區的大門,一踏就踏進了某個叫做我的倉頡的網站。

這個網站似乎也很久都沒更新了,想說倉頡雖然神奇,也是十幾年前的東西了,沒人更新也是當然的吧。裡面說了「我的倉頡」這款改良式的輸入法,有看沒有懂,裡面「環保書」下的「版權」項目下還加了有的沒的一堆類似「新生活運動」的東東,最後連作者對於「雙重國籍」的呼籲都寫出來了。嗯,真的是一個很PERSONAL的網站呀。結果到頭還是不大懂「我的倉頡」相對於「倉頡」的好處。倒是新的名詞看了不少,啥?倉頡還有分三代五代,到底有什麼不同,沒說。這真是錯綜複雜。

這網站倒是讓我學習了一個蠻糟糕的歷史,是關於民國六十八年的時候,由一群漢字學家以及資訊人員組成的「漢字整理小組」研發出世界上第一款,也是很完善的一款中文字碼「中文資訊交換碼」(Chinese Character Code for Information Interchange, CCCII)。結果因為某些腦殘的因素,演變成政府採用另一個研究組織所研發的字碼。結果發現這套字碼到處是漏洞,而且還不顧國際標準。在接下來的五年內,不同名字的編碼一個個出爐,但是就是漏洞補不完,直到現在的Big5大五碼,還是一樣有漏字的缺陷。Unicode好像好些,不過似乎還是有一些問題。總而言之,這樣子換來換去的國家標準增加了中文資訊發展的阻力是不可否認的。像是我在法院工作的時候,也是必須常常幫人更新增加BIG5沒有的字。而微軟又不支援國家標準(姑且比BIG5好的多。)腦殘真是可惡呀。

這裡是最近有關於中文編碼的討論

發佈留言

發佈留言必須填寫的電子郵件地址不會公開。

這個網站採用 Akismet 服務減少垃圾留言。進一步了解 Akismet 如何處理網站訪客的留言資料